百利好环球

财务

打开
返回

关税风暴来袭:美国廉价商品时代的终结与通胀新挑战

智昇 资讯
2025-03-31 16:43:50
美国持续20年的廉价商品时代已接近尾声,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正为这一趋势“火上浇油”。在疫情前,得益于全球化与技术革新,美国核心商品价格长期停滞甚至下跌,但如今这一通缩红利正在消失。随着关税威胁逼近,日常用品价格可能加速上涨,进一步加剧本就严峻的通胀挑战。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1. 商品通缩红利的消失

过去20年间,美国核心商品价格(剔除食品和能源)不升反降,而服务价格则持续攀升。这一现象得益于两大因素:一是中国加入WTO后带来的廉价进口商品潮,二是页岩革命压低的能源成本。然而,如今“第二个中国”难觅,全球化红利减弱,商品价格自2023年起已重现涨势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直言,2010年代的商品通缩动力已不复存在。

2. 关税政策的“火上浇油”

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可能彻底逆转商品价格趋势:对钢铁、铝、中国商品及汽车加征的高额关税,直接推高了进口成本。数据显示,依赖被加征关税国家进口的企业计划提价幅度高达5.1%,远超其他公司。跨境物流成本飙升,企业库存消耗后,终端涨价压力将进一步显现。

3. 长期隐忧:竞争减弱与技术停滞

关税不仅带来一次性涨价,还可能通过削弱竞争抬高长期通胀。例如,美国钢铁厂商因关税保护提价,却缺乏提升效率的动力。美联储已上调2025年通胀预期,但仍认为压力是“暂时的”。然而,若商品通缩红利持续消退,美联储或被迫长期维持高利率以压制通胀,经济“软着陆”难度加大。

总结:通胀困局与政策抉择
廉价商品时代的终结叠加关税冲击,美国通胀前景充满变数。尽管美联储试图淡化影响,但摩根大通等机构警告,若缺乏全球通缩力量,央行可能面临更严峻的政策抉择:要么容忍更高通胀,要么以更强硬手段抑制需求。对于消费者和企业而言,适应“高成本新时代”已成必然。这场关税风暴,或许正是美国经济转型阵痛的序幕。

若关税推高通胀,美联储可能被迫推迟降息甚至重启加息,利差优势将支撑美元。另外,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引发市场避险情绪,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或受益。但长期贸易摩擦和通胀风险可能削弱美元稳定性。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美联储政策转向及全球贸易链重构趋势
分享至:
上一篇

黄金回调位再迎考验,欧元/美元将如何冲击临界点?

英国零售销售强劲助推英镑上涨,美元受贸易政策拖累走弱

下一篇
投资现在 成就未来
24x7
客户支援
30+
交易产品
100+
每天行情分析
成为百利好专属会员
免费体验产品交易

自主交易及防诈提示:交易潜在风险,操作必须谨慎。确保交易自主,时刻妥善保管账号及密码,杜绝第三方操作。了解更多

在线咨询
下载APP
智昇直播
返回顶部